《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
《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 企业投融资策略与实战 》
《 新公司法下的公司治理 》
《 企业并购重组 》
第一节 商业平台的搭建
一、公司,现代商业的最佳平台
二、平台搭建的顶层设计
三、公司作为平台的三个关注点
四、公司治理中的三种关系
五、公司有限责任的有限性
第二节 公司的股权
一、股权是公司所有权的象征
二、公司的股权是股东的财产
三、股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四、股权转让可能粘附的风险
第三节 股东资格的确认
一、股东资格以登记为准
二、股东股权处置的自主性
三、大股东与股权中的三个数字
四、股权的代持
第四节 公司章程与公司控制权
一、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法
二、公司章程的效力范围
三、公司法中关于公司章程的特殊条款
第五节 股东的权利
一、分红权
二、决策权
三、用人权
四、知情权
第六节 公司的财产
一、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的分离
二、公司财产的使用
三、公司财产的担保与股东财产的担保
四、公司财产的完整性
五、公司的财产与公司的估值
第七节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一、法人与法定代表人
二、法定代表人的行为与公司的责任【有意或无意为之,公司都麻烦】
三、法定代表人的道德风险【控制权】
四、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支付宝案】
五、法定代表人与实际控制人【蚂蚁金服案】
六、限高令对法定代表人的影响
第八节 公司的高级职员
一、公司高管的范围
二、公司高级职员的义务:
三、公司高管团队建设与股权激励
四、公司高管的风险
五、公司高管风险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 商业平台的搭建
一、公司,现代商业的最佳平台
二、平台搭建的顶层设计
三、公司作为平台的三个关注点
四、公司治理中的三种关系
五、公司有限责任的有限性
第二节 公司的股权
一、股权是公司所有权的象征
二、公司的股权是股东的财产
三、股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四、股权转让可能粘附的风险
第三节 股东资格的确认
一、股东资格以登记为准
二、股东股权处置的自主性
三、大股东与股权中的三个数字
四、股权的代持
第四节 公司章程与公司控制权
一、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法
二、公司章程的效力范围
三、公司法中关于公司章程的特殊条款
第五节 股东的权利
一、分红权
二、决策权
三、用人权
四、知情权
第六节 公司的财产
一、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的分离
二、公司财产的使用
三、公司财产的担保与股东财产的担保
四、公司财产的完整性
五、公司的财产与公司的估值
第七节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一、法人与法定代表人
二、法定代表人的行为与公司的责任【有意或无意为之,公司都麻烦】
三、法定代表人的道德风险【控制权】
四、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支付宝案】
五、法定代表人与实际控制人【蚂蚁金服案】
六、限高令对法定代表人的影响
第八节 公司的高级职员
一、公司高管的范围
二、公司高级职员的义务:
三、公司高管团队建设与股权激励
四、公司高管的风险
五、公司高管风险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 企业投融资的三个基础逻辑
(一)投融资的三个核心环节
(二)投资融资的一体两面
(三)借的钱要还,融的钱要回报
(四)投融资离不开这三个逻辑
第二节 新项目主体初创期的投融资
一、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一)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
(二)股权错位的隐患
二、企业资金的四个来源
三、股东资格的牢固性
四、保持平台的干净
五、看似资本组合背后的人的组织的本质
六、GP与LP
七、企业主体的独立性
八、股东对公司有限责任丧失的六种情况
九、天使投资在这个阶段的操作
第三节 企业成长期的VC资金
一、融资要素的逐渐获得
二、债务融资的成本
三、股权融资的代价
四、对公司控制权的关注
五、股权处置决策中的沙盘推演
六、资金进入的风险性投融两个角度
七、风投VC
第四节 企业成熟期的PE资本
一、战略决策与资本运作的交互作用
二、融资元素的丰富与资本的诱惑
三、冒进带来的风险
四、PE资本对企业价值的深度挖掘
五、投融资运作的完整链条
(一)资本元素
(二)资本链
(三)资本流动
(四)资本增值
第五节 企业转型中的资本策略及风险管控
一、企业由单一转向复杂【比亚迪秦川汽车案】
二、市场逼迫下的转型
三、对资本市场的容纳与接受
四、资本市场所能提供的附加价值
第六节 上市前的投融资策略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
二、上市本身就是投融资策略的成果
三、Pre-ipo过桥的资本运作
四、上市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五、上市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第七节 企业上市后投融资策略
一、上市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
二、上市公司依然是以增长企业的价值为核心
三、上市公司仍然需要钱
四、增发与套现
五、高管引发的风险
六、政策变化造成的风险【新东方案】【湘鄂情案】
七、内幕交易的风险
第八节 企业并购中的投融资策略
一、并购与投融资的平台
(一)并购
(二)投融资的平台
二、企业价值低估下的并购
(一)并购运作的支点
(二)获得股权的途径
(三)股权的转移
(四)企业价值创造的新途径
三、并购中企业价值的预估调整
(一)产业与资本对企业估值的差异
(二)估值的定点再调整
(三)对赌协议
第九节 企业投融资风险管控的策略
一、章程中的风险
二、合同中的风险
三、对政策与法律误读的风险
四、保密不当的风险
一、企业并购
(一)并购是公司控制权的交易
1、并购是舶来品
2、并购的目的
3、并购模式分析
4、并购的流程
(二)并购的支付方式
1、现金【一次或多次】【或附加条件】
2、股票
3、现金加股票【纸业】
4、股票支付引起的反并购
(三)企业价值低估下的并购
1、低买高卖的价值判断
2、并购与股权的转移
3、企业价值创造的新途径
(四)并购与企业估值调整
1、企业估值永远是一个变量
2、估值的定点再调整
3、估值涉及的市值管理
(五)并购中的尽职调整
1、财务【账套。应收账款。必须尽调】
2、税务【硬伤】
3、担保【隐蔽性。章程内部有效性。特殊安排】
4、法律【利益的锁定,集体所有土地,厂房,办公楼】【行政处罚、诉讼】
5、财产【分割,独立。存于个人帐上。财务混同】
6、历史沿革【股权的变更,程序的合法性】
7、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
8、管理关系和关联交易【雷士照明,乐视】
9、重大合同
(六)并购中的对赌协议
二、企业重组的策略
(一)重组的最佳途径是并购
1、重组目标:一加一大于二
2、企业资源的重新排列组合
3、上市的同步操作
4、中介机构的及时进入
(二)资产的重组
1、资产管理的意识
2、资产的合理配置
3、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4、资产负债表没有体现的资产
5、资产管理的参加者
(三)业绩的重组【对外展现实力、地位、趋势,提升估值】
1、营业额的重组
2、利润的重组
3、市场占有率的重组
4、指标曲线的重组
(四)弥补缺陷的重组
1、资质的重组
2、业务资格的重组
3、批文的重组
4、手续完整性的重组
5、补齐商业模式的短板
(五)人员的重组
1、公司的架构
2、股东的用人权
3、团队的获得
4、股权激励的设计【三个阶段】
5、公司实际控制权的确保
(六)文化重组
1、企业间文化差异的辨认
2、企业文化的融合与重塑
三、并购与重组中的风险管控要点
1、不触碰法律和政策红线
2、保密意识和措施【竞争力,门槛】
3、并购重组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4、个人的道德风险管控
5、矛盾激化的对策预案
6、并购利益的合同锁定
第一章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触发点
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来源
节 企业风险的承担者
第二章 企业经营管理不可触碰的红线
法律与政策
市场法律规则网络
企业风险与商业行为的细节
第三章 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在当下的特点
实体经营与资本运作的整体格局
权威部门的多重性
政治风险的扩散
第四章 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规避点
以股权和顶层设计为起点
合同事项的审慎处理
保密不当的风险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高层培训中心投融资专家委员会主任
南开大学法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国际仲裁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EMBA教授、东北财经大学EMBA客座教授;
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
曾任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法律顾问;交通部、铁道部、建设部、商务部等系统国有大中型企业常年顾问。
研究方向
经济法、金融法、投资法、仲裁法、国际贸易法、海商法、国际法等。20余年来,全国数以百万计企业家、政府官员接受过他的培训和指导,多次被邀请参加大型论坛及其活动。
核心课程
《市值管理与价值提升》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资本运营与投融资策略》
《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
出版著作
《国际贷物贸易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
《论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的协调》(《当代环境法》1992年)
《法的功能与市场经济》(《理论与现代化》1994年)
《加快建立规范化的对外贸易体制》(《理论与现代化》1994年)
《话说国际贸易中的自我保护》(《中国律师报》1994年)
《从圣雷莫海上武装冲突法手册看海战规则的几个发展阶段》(《中国国际法年刊》1996年)
《圣雷莫海上武装冲突法手册》(翻译,《中国国际法年刊》1996年)
《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法方面的实践》(英文,《国际人道主义法年刊》1998年
《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天津律师》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