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与管理哲学》(2-3天)

2025-04-28

一、《中西文化与管理哲学》课程纲要

1、思维与心法:中国管理者如何有效认知?如何有效学习传统文化?

思考:为何学“文化”与学“科学”是两码事?!

问题:如何真正学好“传统文化”?

认知:经验与理性思维、悟道与知道

参照系:西方人的逻辑思维与知识的背后

定位: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属性与范围

举例:从孔子之人性论来揭示传统文化之道

心法:《大学》里的学习心法

体验心法:现场3个问题的引导与感悟

引申:“文化”的应用价值与“道”

开悟:孔子、老子、荀子、王阳明都“知道”,究竟如何知?

2、中西主流文化比较与决策选择:中国管理者抉择依据究竟是什么?

问题1:西方生活方式为何引起广泛争议?

问题2:西方普世价值,真的如其所言?

思考: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解决人际之间的冲突?

解析(1):西方近代文明、西方传统及其生活方式演变

理性认知西方:从希腊到罗马,从神权到人权,从信仰到理性

正视:西方近代文明的“自由、自由意志”价值

辩证:中世纪传统文明与近代文明在西方社会中的并存

解析(2):《易经》、《内经》、《道德经》背后的中华文明本质

理性认识自己: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与行为决策之依据

思考(1):为何“存在即合理”在中国行不通?

发现(1):西学与国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思考(2):为何西方不能引领人类的未来?

思考(3):为何中华文明能持续生存?

发现(2):中华文明的本质与我们的信仰基石

发现(3):中华文明的万世不易之道是什么?

解析(3):中西不同信仰导向的不同行为及决策模式

辩证:中西文明各有优劣,融贯中西,为我所用

正视: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孰优?孰劣?

对比:西方民主制背后的“公民共识”与传统背后的“天理”

印证:中国“一路一带”的全球战略背后的全球文化基因。

反思:为何美国不可能像中国如此行事?

3、中西管理哲学思辨与中国传统平天下之道

思考(1):中国治理传统中的“尧舜之道”与平天下,究竟是什么?

思考(2):西方现代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起点与参照系:何谓理性人?西方现代管理学的起点

解析(1):人性的复杂性与理性的关系

解析(2):人的行为根源要素分析与相互作用

管理的本质:从人性和理性看管理本质

结论:西方现代管理的理性模式与中国当代的实践

正视:中国现代社会深受“理性人(经济人)”影响

举例:英国、香港、美国人的“文明”与中国人的“不文明”

正视:中国人的“自然”与西方人的“刻意”

背景解析:西方理性管理哲学背后的新教传统

中国解决之道:中西文化冲突如何解决?天下一道,四海一家!

问题1:中西文化区别明显,如何交往呢?

问题2: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解决方案时有冲突,是否有“普世的”解决之道呢?

正视:中华文明者,天下文明也,天道之谓也。

思考(1):要在全球行事、成事,究竟从哪里入手?

思考(2):我们一生究竟在“求”什么?

思考(3):同为人类,全球有无共同“规律(道)”?

解析(1):天下本无事,人生事,奈何?人如何“生”事?

引用1:《老子》的“心与气”之道,意味着什么?

引用2:《素问》的“病与气”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引用3:传统“心与事”的智慧

解析(2):中国传统“平天下”的治理之道解构

发现1:和谐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发现2:治心、治天下,一也。

结论:中国主流传统“人、事、心、性”的关系

解析(3):“超”文化(人文)者,唯有“天道”也。

正视:运用“同类原理”来应对人际交往


二、《中西文化与管理哲学》主讲专家简介

陈东

(男,1970年生,家北京)

中国传统文化之与现代化研究专家

中西方文化与管理对比研究专家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主讲教师

2005年出版《顾客优势~中国商业思维思维变革》

2023年出版《儒学原理与学习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