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P中层管理技能提升》

2025-05-27

课程背景:

在数字化转型与组织扁平化的双重浪潮下,中层管理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既要承接高层战略,又要驱动基层执行;既需应对跨部门协作的复杂性,又需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实现目标突破。然而,传统管理培训往往聚焦单一技能,缺乏系统化视角,导致中层陷入“学得会、用不上”的困境。

本课程《MTP中层管理技能提升》以“破局·赋能”为核心,深度融合经典管理理论与前沿企业实践,针对中层管理者的三大核心痛点设计:

角色认知断层:从“执行者”到“战略推动者”的视角重塑,破解“夹心层”定位困境;

能力升级滞后:整合目标管理、资源萃取、文化塑造等六大技能,构建VUCA时代的敏捷管理能力;

管理效能瓶颈:通过现代化企业标杆案例剖析,提供“问题分析-决策-落地”的全流程工具。

课程融合心理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精华,助力学员突破经验局限,实现从“管控者”到“赋能者”的跃迁。适用于制造业、互联网、金融等行业中亟待突破管理天花板的中层团队领导者。


课程收益:

Ø  破解“夹心层”困局——重构角色认知

Ø  掌握目标“铁三角”——计划-执行-复盘闭环

Ø  突破资源天花板——显性+隐性资源双杠杆

Ø  秒杀跨部门摩擦——个性化高能沟通术

Ø  驾驭理性与感性双引擎——数据决策+故事赋能

Ø  击穿文化虚化——从口号到行为的落地引擎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中层管理干部&后备中层高潜

课程特色:前沿理念引领、海量实战案例、真实场景还原、互动氛围热烈


课程内容:

导入: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执行、监督和协调等职能,整合资源、协调团队,高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第一篇:重塑中层管理视角

一、审视管理的三个视角

1.         普遍视角:

(1)       计划:制定目标与行动方案。

(2)       组织:分配任务与资源。

(3)       执行:推动落地与调整策略。

(4)       监督:跟踪进度与评估结果。

(5)       协调:化解冲突与促进协作。

2.         关键视角:

(1)       平衡管控与流程优化

(2)       注重资源整合与效率提升。

3.         核心视角:

(1)       通过他人达成目标

(2)       非仅依靠个人能力。

案例共振:华为“铁三角”团队协作模式/谷歌OKR目标管理法/《孙子兵法》中“将能而君不御”的授权理念。

互动实践:小组讨论: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管理策略,总结其对组织影响的优劣。


二、管理的发展与层次

1.         管理发展简史:

(1)       粗暴管理

(2)       科学管理

(3)       人性管理

2.         三大管理体系:

(1)       规则体系:

(2)       信仰体系:

(3)       中式管理:

3.         五个管理层次:

(1)       基础需求(温饱、安全)

(2)       高阶需求(关系、思维)。

案例共振:丰田“精益生产”体现科学管理阶段特点/海底捞员工关怀制度/字节跳动“飞书”工具如何管理高阶需求

互动实践:情景模拟:设计不同管理阶段的应对方案


三、中层管理的角色与定位

1.         中层定位:

(1)       向上承接战略-建立辅佐心态

(2)       向下推动执行-运用人效思维

(3)       横向协调资源-实现协作共振

2.         中层角色:

(1)       目标推进者-分解目标并监督进度。

(2)       规则制定人-建立流程与标准。

(3)       计划监督者-确保执行与纠偏。

案例共振:腾讯“赛马机制”中中层推动创新的角色/宝洁公司“一页纸报告”规则制定案例/星巴克区域经理如何协调门店与总部资源。

互动实践:理念思辨(执行优先&优化优先)


第二篇:中层管理的四个支撑

一、了解你的下属

1.         胜任力概念与作用:

(1)       降低管理风险

(2)       实现人效突破

2.         下属胜任力的四个维度:

(1)       性格:适配岗位特性(如销售需外向型)。

(2)       意愿:激发内在动力(参考稻盛和夫“成功公式”)。

(3)       能力:技能与经验匹配。

(4)       风格:工作习惯与沟通偏好。

案例共振:西游记与人岗匹配/微软“性格测试”在团队组建中的应用/顺丰快递员晋升机制(意愿与能力结合案例)/Netflix“自由与责任”文化对工作风格的影响。

互动实践:PDP测试:学员通过测试了解自身及下属性格类型/情景演练:模拟下属能力不足场景,设计培养方案。


二、标本兼治的管理思维

1.         长期思维:

(1)       管理行为关注短期目标

(2)       领导行为关注长期文化

2.         前置化思维:

(1)       预判流程风险

(2)       预判规则风险

(3)       预判人效激点

案例共振:特斯拉“超级工厂”的风险预判与资源整合/万科“活下去”战略中的长期思维体现/故宫文创开发中的传统与创新平衡/李世民的全局观

互动实践:头脑风暴:为现有业务设计“短期收益+长期价值”双赢方案。


三、构建具有影响力的人际关系

1.         关系管理作用:

(1)       增强凝聚力

(2)       提升管理认同

(3)       拓宽信息渠道

(4)       减少管理成本

2.         障碍与对策:

(1)       构建关系的五个障碍

(2)       巩固关系的五个锦囊

案例共振:

阿里“政委体系”如何增强干群关系/小米扁平化管理减少人际边界案例/迪士尼“兴趣工作法”提升员工归属感。

互动实践:信任盲走/兴趣地图/信任账户大赛


四、掌控你的心态与情绪

1.         三大积极心态:

(1)       阳光心态

(2)       学习心态

(3)       宽容心态

2.         情绪管理:

(1)       情绪的影响

(2)       情绪管理的四个维度

案例共振:新东方俞敏洪在危机中的情绪管理案例/华为“压力测试”与员工心理辅导机制/曾国藩日记中的自我反思与情绪调节。

互动实践:情绪日记/冥想练习


第三篇:中层管理六大技能

一、技能一:掌握构建和推动目标的能力

1.         了解目标(结果思维):

(1)       从“任务导向”转向“结果导向”

(2)       明确目标的价值链(如客户需求、组织战略)。

2.         设定目标原则:

(1)       SMART原则

(2)       OKR方法

3.         推动执行策略:

(1)       拆解目标为阶段性任务

(2)       建立“日清-周结-月复盘”机制。

案例共振:华为“五环分解法”将战略目标拆解为可执行动作/字节跳动“双月OKR”推动快速迭代(如抖音海外版TikTok增长目标)/西游记团队取经目标管理

互动实践:目标拆解接力赛/OKR设计工坊:


二、技能二: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1.         显性资源获取:

(1)       人财物权四维度:

人力:跨部门借调、外包合作(如京东618期间临时用工调配)。

财务:预算优先级谈判(参考华为“弹性预算”机制)。

(2)       资源申请模板:

需求描述(量化价值)

替代方案

投入产出比测算。

2.         隐性资源萃取:

(1)       信息萃取:从下属汇报中提取关键数据(如销售周报中的市场趋势)。

(2)       方法萃取:提炼优秀员工经验(如丰田“TBP问题解决法”)。

案例共振:小米早期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性价比”突围/SpaceX通过政府、企业合作降低火箭研发成本/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资源误导战术(历史典故)。

互动实践:资源拍卖会/信息萃取挑战:


三、技能三:运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         问题界定与描述

(1)       界定问题的三现原则

(2)       精准描述问题

2.         分析方法:

(1)       工作日志法:通过日报/周报发现规律性问题(如客服投诉高频时段)。

(2)       5WHY法:追溯问题根源(如丰田生产线停机事件分析)。

3.         解决策略:

(1)       常态化问题:建立标准化流程

(2)       态度问题:引导意愿改变行为

案例共振:支付宝“防诈骗AI模型”通过用户行为日志分析风险/海底捞“员工微笑考核”引发态度问题的优化调整/诸葛亮“空城计”中的问题分析与风险决策

互动实践:5WHY实战演练/流程设计大赛:


四、技能四:具备高水平的沟通能力

1.         沟通要素深化:

(1)       沟通目标管理

(2)       区分核心目标(签约)

(3)       次要目标(价格谈判)。

2.         非语言技巧:

(1)       肢体语言:开放姿态增强信任

(2)       语音控制:降调与升调的作用

3.         倾听技能与提问技巧

(1)       倾听的五个层次

(2)       提问的三个方式

4.         个性化沟通:

(1)       三分钟性格识别术

(2)       不同性格的沟通技术

案例共振:阿里“中供铁军”的销售沟通话术/周恩来万隆会议的危机沟通/急诊科医患沟通标准化流程

互动活动:性格角色扮演


五、合理运用理性和感性

1.         平衡策略:

(1)       理性框架:数据决策(如亚马逊“6页纸会议法”)。

(2)       感性触动: 故事化传达(如马斯克“移民火星”愿景)。

(3)       仪式感设计(如腾讯“项目启动敲钟仪式”)。

2.         管理透明化:

(1)       通过“三会制度”实现信息对称

(2)       标准统一化实现相对公平

案例共振: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中的理性止损与感性IP打造(董宇辉案例)/中国航天团队严谨流程(理性)与“航天精神”动员(感性)结合/曾国藩“屡败屡战”奏折修改的感性表达艺术(历史沟通案例)。

互动实践:数据故事化竞赛/红蓝决策游戏:


六、有效推动组织文化的发展

1.         文化落地策略:

(1)       关键词提炼:如字节跳动“始终创业”、迪士尼“创造快乐”。

(2)       三多策略:

多场景曝光:文化墙、开机屏保、会议口号。

多角色代言:选拔文化大使

多维度实践:部门任何活动

2.         制度层保障:

(1)       文化指标纳入绩效考核

(2)       文化体现者奖励制度

案例共振:奈飞《自由与责任》文化手册的迭代过程/华为“狼性文化”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调整(如欧洲分公司)/故宫“守正创新”文化在文创开发中的渗透

互动实践:文化黑客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