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
2025-04-22
【课程背景】
自从十八大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改革就马不停蹄,一路向前,首先是加强监管,接着就是混合制试点,然后是投资平台的探索,下一个突破口是什么?国企改革的成效怎么体现?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怎么克服障碍把改革推动下去?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有哪些理论禁区应当冲破?战略专家苏文忠博士从理论研究成果到改革方案设计,深度解读国家有关政策到运用政策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案例,和大家系统分享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
【课程受众】
各级国资管理部门负责人、央企及地方国企董事长、总经理、专职副总、部长等高管团队。
【课程时间】
本课程为 两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洞察国企改革的历程
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本讲内容分解:
1. 第一阶段:从放权搞活到经营机制改革;
2. 第二阶段:由机制改革到体制改革;
3. 第三阶段:产权制度改革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4. 第四阶段:国有企业功能和混合所有制探索;
5. 第五阶段:由顶层设计到国有企业重塑。
第二讲:明晰国企改革与新时代国家战略的关系
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的基本出发点来谋划。2020 年出台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这是立足“两个大局”、满足新发展阶段新要求的国有企业改革系统深化的行动计划,对整体、系统和协同地实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在中国: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消弱,国有企业只能搞好不能搞坏,国有企业无论怎么改,国有企业的性质不能变,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
本讲内容分解:
1. 国家改革的总方向和总目标;
2. 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3. 国企改革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5. 国企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国企改革永远在路上。
第三讲:做好新一轮国企改革顶层架构设计指导思想:2015 年 9 月 13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被认为是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正式出台。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形成,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统领、以 35 个配套文件为支撑的“1+N”政策体系。2020 年 6 月 30 日出台的《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则是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国企改革重大举措的再深化。
本讲内容分解:
1. 党的领导和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2. 党的领导与企业家精神建设;
3. 董事会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4. 企业集团(总部)与下属子公司管控体系建设;
5. 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关系;
6. 党建工作和市场竞争能力建设;
第四讲: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制度设计与创新
指导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没有产权制度改革,就没有真正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存在,在各自的领域和地位上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并获得其应有的收益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本讲内容分解:
1.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长期共存关系;
2. 公有制和私有制在各个社会制度下的功能作用;
3.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4. 产权制度和不国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
5. 混合制改革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路径。
第五讲:国企改革中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指导思想: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要求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这项决策部署已经成为国企深化改革、依法治企的制度保证。
本讲内容分解:
1. 企业制度总论;
2. 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是指以完
善的公司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
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
件的新型公司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法人制度、公司自负
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
度)
3. 现代企业经营的目的决定了企业必须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4.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
事会、经理层的关系);
5. 公司资本与公司投资管理;
6. 公司边界与层级管理。
第六讲:国企改革的推进路径
指导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和资管平台建设是这次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它不仅关系到改革的成效,也关系到这次改革的成败。
本讲内容分解:
1. 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难题;
2. 国资委及系统的功能定位和作用;
3. 哪类国资企业应该进行资管平台改革;
4. 资管平台的顶层设计;
5. 资管平台与原国有企业的关系。
第七讲:国企改革的若干难点重点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指导思想:2020 年 6 月 30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国企改革进入关键时刻。
本讲内容分解:
1. 国有企业利润和社会责任问题;
2. 高管薪酬与激励机制问题;
3. 员工持股问题;
4. 绩效体系建设问题;
5. 主业和辅业界定问题;
6. 混合制国有企业派出人员管理问题;
7. 海外人员工资问题。
第八讲: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政策解读及应用
指导思想: “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 年 7 月 30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
本讲内容分解:
1. 国资国企改革“1+N”系列政策文件的重点内容解读
2. 习总书记有关国资国企改革的历次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解读
3. 新一轮“三年行动方案”解读;
4. 国有企业领导考核和薪酬政策;
5. 员工持股政策;
6. 有关职业经理人政策;
7. 国有企业领导兼职政策等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乡村振兴战略课程》